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股票经济   2025-05-19 11:20   3   0  

(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埃尔德·沙菲尔 著 / 魏巍 龙志勇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

豆瓣评分:7.5

微信读书推荐值: 70.7%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是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哈弗大学的终身教授,埃尔德·沙菲尔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而《稀缺》就是他们联合推出的佳作。这部作品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作者们设计了一些实验,有针对性地观察研究结果。

   英文原版的书名叫《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直译过来的副标题和译本是由出入的,更像是《稀缺:为什么拥有的太少影响这么大》。

    所以《稀缺》到底写的什么?写的是“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忙人为什么越来越忙”“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还不完的账单,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的滞纳金,还有那么多左支右绌需要花钱的地方;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过了截止日期的事项,一封封等待处理的邮件,然而新的工作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

    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窘境,其实都是陷入了稀缺陷阱。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这两类人的行事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资源的稀缺(没钱、没时间)导致的心态上的稀缺是非常可怕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已经在烈日下晒了一整天,渴得要命但水早就喝完了,这时候是不是比其他时候能更迅速地发现一切和水有关的事物,卖水的摊贩,水龙头,甚至“水”这个字,有可能你已经在心里想象这时候如果有一杯冰镇碳酸饮料,那是什么口感,身体会怎样地舒爽。在这时你很难想到下周要完成的工作,下个月要申报的项目,以及你要怎样过这一生,你全部的注意力全都被“渴”这个生理需求吸引,这就是稀缺在潜意识层面俘获大脑的现象。

    是的,截止时间的迫近有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叫专注红利,“专注红利(focus dividend) 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而假装出来的截止日期这没有这个效果。

    但是,想要获得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口渴难忍的人,看到公共卫生间有非直饮的自来水,都可能会喝,根本无法顾及喝了会不会生病,解决燃眉之急最重要。这就是落入了管窥效应。

    管窥效应会将和当前最迫切的需求不相关的事物都推到注意力无法触及的地方。而眼前的稀缺会导致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这种影响叫带宽负担。

   我们该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答案有点反常识,是余闲(slack),越是忙碌时越要保留没有工作的机动时间,喝咖啡的时间,看向发呆的时间,无所事事的时间;没钱就更困难了,但是通过规划和执行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不过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

    阅读这本书其实难度,基本概念我列举得差不多了,书中有很多实验和事实论据辅助理解,三四个小时就能读完,适合我这种“时间穷人”,或者节约时间之间跳到解决方案那里,也许就能给你个启发。

    “英国著名记者马克斯·黑斯廷斯(Max Hastings)曾在一本关于丘吉尔的著作中这样写道,“英国人头脑最好用的时候,就是快要来不及的时候”。每个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像个英国人。”

pdf.svg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pdf

unknown.svg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mobi

unknown.svg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epub




下一篇
没有了